环保公示
Column

开县雪宝山旅游景区道路双河口至车场坝段改造工程(双河口至钟鼓溪段)环境信息公示(第二次)

1.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双河口至车场坝公路是进出雪宝山景区的唯一对外交通通道,起于满月乡双河口桥与S202城黔路相接,途径关面、百里、白泉、钟鼓溪、石关门、上华道班、飞播站、手扒岩,止于雪宝山车场坝,编号为X440。随着近年县政府对雪宝山旅游业的日益重视,开发力度的逐渐加大,原有道路现状已不能满足城乡资源互动和乡村旅游、特色农业产业、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为满足当地经济建设需要,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对开县双河口至车场坝公路进行路面加宽整治,势在必行。双河口至车场坝公路全长55.32km,其中,满月乡双河口(K0+000)至白泉钟鼓溪(K28+855)段,路面宽约4.56.5m,路面状况差,部分路段破损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因此,开县雪宝山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拟对满月乡双河口(K0+000)至白泉钟鼓溪(K28+855)段进行改造,拟改建公路起点位于双河口,路面高程约450.8m,沿线多顺东河右岸布置,途径关面乡、百里村至白泉乡钟鼓溪村关门桥,路面高程约943m;道路总长28.855km,按三级公路进行设计,设计时速30.0km/h,路基宽度为7.5m,双向两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实施路面拓宽工程(改造后,车道宽度为3.25m,路基宽度7.5m);将现有道路路面全部改造为沥青砼路面;对沿线既有双河桥、关面桥、火烧坝桥、百里桥、泰山庙桥、龙洞河桥、邓家拱桥、石关桥桥面进行改造升级;蒿子坝桥、石菩萨桥进行拓宽加固后再利用;K22+633段新建枫竹桥,长26mK28+444段新建长为58m的南流溪桥;对沿线既有75道浆砌条石盖板涵进行清淤后接长利用,改造完成后全线涵洞总长合计702.25m。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相关规定,现将“开县雪宝山旅游景区道路钟鼓溪至车场坝段改造工程”进行第二次公示,内容如下:

2.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会对周围水、气、声以及生态景观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如下:

施工期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施工挖、填土及材料运输产生的扬尘,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施工建筑垃圾,因施工开挖及植被剥离带来水土流失等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施工占地等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运营期机动车产生的噪声、尾气对周围声环境、环境空气及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道路运输所带来的环境风险。

3.预防或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根据查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拟改造道路全线永久占地面积约462.5亩,包括旧路占地面积为191.4亩,全部为道路用地;新增占地面积为271.1亩,新增占地中旱地面积为55亩、有林地为8.7亩、占用居民房屋面积8.6亩、占用荒地及草地155.2亩、占用灌木林地面积43.6亩。道路施工临时占地面积为4.5亩,用于布设施工营地,其占地性质为荒地及草地。不涉及基本农田、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工程建设完成后,主体工程被占用的土地类型都变为几乎没有生产能力的道路用地,导致区域内生态环境的生产力下降,评价区内现状总生产力达到3.15×104t/a,生物量共计有5.94×105t,拟改造道路施工占地损失植被生物量共计44.5t,仅占评价区总生物量的0.007%,给农作物产量造成的损失约4.05t/a,占评价区总农作物产量的0.26%。说明工程建设对评价范围内的自然生产力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自然体系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永久占地范围内的植物物种都是当地普通的、周边常见的植物,未发现特有种以及窄域分布种,在采取本报告及生态专章提出的生态环境防护及恢复措施后,项目的建设对区域动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甚微。

根据预测结果,在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情况下,工程建设将新增碎土流失量1413.4t。在建设期应严格落实水保措施,施工前根将占地范围内的表土进行剥离,袋装收集后临时堆场在施工营地内,施工结束后用作绿化覆土。在施工场界、临时占地内布置截排水沟、挡土墙及沉砂池,基础开挖避开暴雨季节,加强道路两侧的绿化措施,使区域植物生物量有所恢复。拟改造道路施工完成后,除工程占地外的其他用地全部覆土绿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补偿了因道路改造施工带来的生态影响。

2)地表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施工期

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营地内加工作业产生的生产废水、桥梁施工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等。如不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污染。

施工营地加工区内设完善的截排水沟及隔油沉砂池处理,加工废水经收集沉淀后,全部回用于场地洒水或车辆清洗用水,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经施工营地内设置的隔油池及改良型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用于场地清洁、绿化灌溉或交当地居民做农肥,严禁外排;桥梁施工期在桥梁施工场地设置简易沉淀池及泥浆收集池,收集桥梁施工产生的泥浆、施工废水等;泥浆经收集后做固废处理后,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地表水体,防止影响下游水域水质。

营运期

本工程改造完成后,仍为三级道路,沿线不设收费站和服务区,运营期废水主要为路面径流。根据项目可研报告,道路沿线现有的75道雨水涵洞,大多结构保存完好,少数存在堵塞现象,道路改造期间考虑对其进行清淤后接长利用。道路改造完成后,沿线共设排水边沟55320m,雨水涵洞75道,雨水经排水边沟收集后汇入路基外或边沟涵洞中,再经涵洞自然沉降后,排入冲沟中,*后汇入东河。